规划与国土数字档案管理方法研究通过国家档案局组织的专家鉴定


2004-05-26  本站
    2004年4月23日,国家档案局主持鉴定会,由国家档案局技术部主任王良城、科研所所长赵中新,湖北省档案局局长鲁中才、副局长陈文樵,市档案局局长聂建新、副局长涂文学、纪检组长徐凤素等国家、省、市档案部门的领导,会同四川省档案局副局长马小彬、武汉大学教授、博导董慧等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武汉市规划土地管理信息中心与武汉市档案局合作完成的“规划与国土数字档案管理方法研究”课题进行了鉴定。张林局长、栗建新副局长、袁海军助理巡视员出席鉴定会并讲话,局办公室、信息中心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和有关人员参加了鉴定会。
    会议由国家档案局技术部王良城主任主持。张林局长在致辞中首先代表武汉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局对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近年来在省档案局和市档案局的具体指导下,我局档案管理一步一个台阶。自2002年以来,随着局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局开展了数字档案的建设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省、市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是由于我们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由信息中心管理档案,使档案工作与局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从而为数字档案建设研究创造了很好的工作基础。国家、省、市档案局的领导和专家亲临指导,对项目成果进行鉴定,希望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不断改进工作。
    随后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档案局科研所赵中新所长主持了鉴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的工作报告、研究报告和查新报告,审查了有关资料,观看了系统演示,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质询,对项目成果给予很高的评价。专家们认为,课题选题背景和应用目标明确,研究方向正确、方法得当,技术路线清晰,数据准确。研究提出规划与国土数字档案“五统一四结合”的组织管理模式、“一个中心七个体系”的技术框架和一系列数字档案管理技术规范先进科学、结构合理,符合国家现有标准。针对规划与国土档案数据库提出的“分版划代”建档方法具有层次清晰、便于识别、数据冗余少、查询效率高等特点,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研究开发的规划与国土数字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按照软件工程方法,采用GIS平台,综合运用了矢量数据分层、分块和影像金字塔等多种技术,集成多源多尺度的规划国土档案信息,实现了档案信息的录入、查询、统计、与多种地理信息之间的链接,具有创新性,数据集成与档案利用功能齐全、操作便捷,实用性强。研究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数字档案信息与城市三维模型的链接。采用基于空间语义映射的高效数据转换等先进技术,提高了档案数据采集、加工及处理效率。
    国家档案局技术部王良城主任在讲话中指出,该项目在技术上有许多创新,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这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档案管理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成为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档案的整理、准备到与GIS系统的链接,从内网上浏览到互联网上的查询,规划国土档案信息已成为数字武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武汉档案工作的形象,说明档案工作已融入了信息社会,这是以前没有的,今天了解到了档案工作的亮点。该项目在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方面上了一个台阶,非常有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这种理念上创新在整个档案部门都是值得学习与汲取的。
    市档案局聂建新局长代表市档案局热烈祝贺课题通过鉴定。他指出,市规划国土局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由省一级到省特级再到全国档案工作优秀集体,档案管理工作在规范化的基础上,科学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对全市的现代化管理起到了带头作用。他希望市规划国土局档案工作以此次验收为起点,积极参与全市的档案工作,在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方面作出新的贡献,使“城市记忆工程”更丰富。
    受张林局长委托,袁海军助理巡视员向在座的领导和专家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当谈到在国家、省、市各级档案部门具体指导下,我局档案管理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时,强调指出,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兼顾档案管理的需求,在档案管理中自觉引入信息化手段,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为课题的成功结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在座的领导和专家高度评价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使我们深受鼓舞,也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一定要认真吸收专家意见和建议,完善研究成果。并以验收会为契机,加强交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业务水平。



鄂ICP备1200144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