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年会 | 对话武汉:数字孪生城市与智慧规划


2023-10-10  

    导读

    2023年9月24日下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以下称“学会”)主办,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承办的“对话武汉:数字孪生城市与智慧规划”论坛在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期间成功召开。

    本次学术对话聚焦“数字孪生城市与智慧规划”的主题,围绕“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经验及启示,如何赋能城市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中的新技术及其跨领域特征”和“数字孪生对智慧城市规划带来的方法创新与应用探索”等主要议题展开讨论。

 

 


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会议学术负责人兼主持人:胡忆东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主任

 

特别来宾:陈秉钊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原院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终身成就奖”

 

    本次学术对话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吴志强担任会议学术主席,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主任胡忆东担任学术负责人兼主持人,并分别从学术和实践两端邀请了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石晓冬、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牛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甄峰、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沈焕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杨滔、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智慧城市研究员王亮、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教授焦永利、深圳前海数字科技公司董事长常海等嘉宾进行了分享交流和探讨。本次学术对话还特别邀请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终身成就奖”的规划专家陈秉钊先生莅临指导。

 

 

CIM1.0-9.0迭代

 

吴志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吴志强院士以“CIM 1.0-9.0迭代”为题展开主旨发言。从数字孪生城市“看昨天、看城市、看流动、看管理、看明天”的实际作用出发,将CIM发展历程总结为从1.0到9.0的迭代。运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模拟全球城市生长,首创了人工智能“城市树”,形成全球13861个城市的建设轨迹图。从同地域、同规模、同性质、同形状、同阶段、同挑战等6个角度,归纳形成7类城市发展智能推演模型,向与会者们展示了同一地区学习不同样本的城市发展路径。并利用城市发展模型推演未来,列举了数字孪生在城市建设、人群分布、碳中和路径、土地价值、地下空间交通等方面的应用。

    吴院士指出,数字孪生城市是城市智能模型CIM(City Intelligent Model)的发展衍生,从CIM1.0发展到9.0,从研究当下城市的实体空间到未来城市的虚实相生,数字孪生城市的生命活力在于空间内容之间的关系。他提出,不能只看到平行静止的孪生关系,更要看到城市未来的动态的跨代孪生形态。数字孪生城市对未来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要求更细、更精、更密,适用服务于不同需求的个体使用者。面对数字孪生和智慧规划的命题,我们一直在路上,还需不断研究、向前突破,以目标为导向引导数字孪生城市的发展。

 

城市案例嘉宾发言环节

 

建设数字孪生城市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武汉探索与实践

牛强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


    牛强教授从武汉行动、武汉创新、武汉计划等3个方面介绍了武汉市在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索和初步成果。一是高标准、快速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基于既有信息化工作基础迅速形成城市信息模型(CIM)空间底座,并协同“一标三实”数据落位;二是以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长江新区、武汉新城等城市重点功能区为示范,探索串联规划设计、审批管理、建设实施和城市运营等各阶段的数字孪生全周期建设与应用的实施路径。三是创新性开展城市计算与仿真研究,运用数据科学研究城市复杂科学,通过数据融合提升城市感知能力,通过动态计算提升城市诊断能力,通过仿真模拟提升城市推演能力,以此实现城市数字化治理的技术路径,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和空间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牛强教授指出,数字孪生城市是对城市信息化一次体系性升级重构,武汉将进一步统筹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打造数字基础设施标杆城市、数字中国建设样板区和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一方面,打造统一接口、万物互联的数字孪生空间底座,系统开展城市各领域数据的动态接入与融合,实现人与城市的协同数字孪生。另一方面,运用AI大模型的生成和推演能力,全面推进从单要素到多要素、到复杂城市系统的综合计算与模拟仿真,提升城市发展态势的推演能力。最后,牛强教授强调,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应用场景赋能,后续武汉市将在横向上连接城市的各个职能部门,实现数据的动态流动和实时反馈,纵向上建立市区街多层级网络架构系统,以此打通宏观与微观管理,实现全领域、多层级、各部门的全面智慧,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数字孪生技术驱动智慧规划发展

石晓冬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石晓冬院长从构建规划新范式出发,以北京市数字孪生城市创新实验室为例,介绍北规院在数字孪生技术方面,建立了从感知、认知,到推演、决策,再到监测、反馈的技术链条。并以视频形式演示了北京市数字孪生操作系统。该系统采用自主可控的三维引擎,支持双精度浮点坐标,具备模型动态加载技术、切片服务多尺度调用等技术,满足北京1.64万平方公里三维场景、500万栋模型高帧率加载,存储了北京150平方公里的精细化模型,六环内2267平方公里的倾斜摄影模型,全市500万栋建筑模型的二维和三维数据,实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张图、实施管理一张图以及运营大数据的四类数据统一存储、调度。面向城市、园区不同需要,注重数据的应用和可视化技术的平衡,以数字智能技术辅助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的一体化服务,融合了复杂的系统模型、智能计算、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智慧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系建模等内容。以智慧应用建设提高审批管理全流程的数字化水平,结合三维孪生场景,一体化介入BIM模型数据和运行监管的实时数据,运用轻量级的服务,实现对城市用地、楼宇和企业资产的动态监管。

 

数字孪生城市与智慧规划临港探索

王亮

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智慧城市研究员


    王亮研究员以上海临港新区数字孪生建设为案例,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数字孪生建设思路。一是筑基,大规模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二是强数,借助中心区的立法权,把数字孪生的数据共享作为立法的出发点;三是赋能,临港是上海新城之一,围绕城市建设领域开展数字孪生;四是创制,在数字孪生数据向社会面的共享开放使用方面,在制度上体现创新。

    王亮研究员提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数据的交付、治理和开放,希望结合数据创新的优势,更多地应用于政府管理之外的城市运营和发展。在保障数据安全的情况下,把政府掌握或者完成前期建模的数字孪生数据分享给开发平台,逐步赋能在区域统筹主体管理下的开发主体。也希望这些开发主体和后期运营主体利用数字孪生数据提升社会民生的服务水平。

 

前海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及城市规划应用实践

常海

深圳市前海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常海董事长以深圳前海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为代表,从前海城市规划高度复杂、高频迭代、高强建设的特点及挑战入手,全面介绍了前海的数字孪生城市建设。自2015年起,前海启动了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2016年全面引进BIM技术,形成总体框架,概括为三维的数字底板+基础平台+一套工具和N个应用。目前正处在城市规划建设阶段,当前的核心应用聚焦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在这一阶段,前海以三维可视化的数字规划作为规、建、管、运的重要抓手,在规划协作、建设协调、运营管理、智能治理方面探索建立了数字化、立体化、可视化及智能化工作模式。

    常海董事长认为,城市智慧规划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应通过政府引导、规划引领、标准先行、队伍建设的方式,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应用导向的原则,并融合BIM、CIM、AI等高新的技术手段,进而探索构建出数字孪生城市操作系统。

    会议学术主席吴志强院士对前海数字孪生城市的实践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前海从城市级BIM技术应用到数字孪生城市建设运营的一系列应用实践“扎实、精细、深入”,相关经验成果推广价值很高。

 

主题研究嘉宾发言环节

 

数字孪生城市与智慧规划

甄峰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甄峰院长围绕本场学术对话主题进行了发言。他提出,从地表土地利用空间、赛博空间、信息空间到数字孪生城市,反映了我们认识人类活动,认识城市空间的变化,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需要有机耦合好实体空间、虚拟空间以及虚实交互的三个维度上的相互关系。具体做法上,应赋能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包括数据赋能—建设城市时空信息底座,形成数字孪生城市的底层架构;技术赋能—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国土空间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数字化建模和智能化分析,为城市治理提供科学的解决手段;场景赋能—包括智能交通、智慧环保、智慧社区等各种各样场景建设。最后,甄峰院长指出,智慧规划和数字孪生,需要建立在更广泛的领域上,也需要其它学科和普通老百姓都参与进来。

 

数字孪生城市的思考

杨滔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杨滔教授以数字孪生城市的思考为主题进行发言。他提出,面对城市的复杂性,城市的数字孪生与工业产品的数字孪生差别很大,城市之中不确定性来自于其社会、经济、环境、人文等目标在不断变化,这在于人本身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且存在彼此冲突性的目标。因此,数字孪生城市首先应围绕人的需求而展开。由于数字孪生本质就是模拟仿真,而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模拟仿真需求与方式,数字孪生城市应会根据人的不同需求,而形成多种数字孪生的过程与结果。

    杨滔教授指出,数字孪生城市的建构逻辑应以人为中心,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搭建物质环境、交互环境与虚拟环境,对应着物质空间、社会空间与精神空间。物质环境是物质化的人造世界,与个体密切相关;交互环境是社会经济的交互方式体现,与个体之间的互动相关;虚拟环境是非实体化的世界,体现为语言、梦境、电影以及数字孪生的万事万物等,与个体的心境相关。二是关注行为模式、感知模式与思考模式,对应于物质环境之中的行为活动、社会经济交互之中的感知反馈、以及虚拟环境之中的思辨推理。三是注重布局设计、场景设计与算法设计,以此来完成数字孪生城市的各层级设计。数字孪生城市必然随人们多元的需求,而千城千面与万人万面,极大地激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实现。

 

浅谈数字孪生城市与智慧环境

沈焕锋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

    沈焕锋院长就数字孪生城市与智慧环境及性能发言。他的团队通过研发新型环境传感器成功实现环境实时化乃至秒级的感知,支撑了数字孪生城市从实体到虚体映射的数字化能力,而数字孪生预报、预警、预案、预演等能力非常重要。他指出,城市是包罗万象的,数字孪生城市的构建需要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系统平台,数字孪生城市是多学科的方向,在多领域的交叉创新。在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是必然的趋势,机器学习也是人工智能非常重要的实现手段。

    在面向数字孪生城市多要素综合感知需求,沈焕锋院长以生态环境智能感知为例,介绍了通过监测数据一体化融合与同化、生态环境数据智能分析与组合应用等关键技术,构建区域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网与在线智能感知系统,从而提升数字孪生城市感知能力。最后沈焕锋院长以“面向城市群的区域生态环境智能感知技术与系统示范”项目为案例,介绍了如何突破多元数据的感知与智能分析,实现开发系统跨区域和跨部门的应用。

 

走出空间、回到空间—数字孪生城市助力智慧规划的机理思考

焦永利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教授


    焦永利教授围绕走出空间、回到空间阐述了对数字孪生城市助力智慧规划的思考。焦永利教授指出,当前中国的发展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而高质量集中于供给侧,需要创新成长为核心动力。同样,城市可以看做一个扩大了的“空间产品”,因此新时代也呼唤高质量的城市发展模式及其治理思想,未来城市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展望方向和想象空间。数字孪生城市是自存和共存的空间形态,规划的智慧就是把握城市规律,谋划城市的未来,把握各个层次的集体行动、空间效应的规律,在这个规律的基础上指引我们谋划更加美好的自存和共存空间形态。从GIS到CIM,它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是社会的发展积累生成理论和范式。

    空间在塑造人,人也在塑造空间。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助力智慧规划有两大基本路径,一是走出空间,二是回到空间。走出空间的路径是要发挥实验室的作用,特别是这套体系打造成为开放的数字孪生+平台,联合其他的学科研究;而回到空间是发挥它的决策作用,是在城市生命体新陈代谢的尺度,做更长远的实验,推动城市向更美好的方向迭代进化。最后,焦永利教授以大会主题“人民城市,规划赋能”,指出人民城市实际上是进化的方向,是实践积累形成中国方案,而数字孪生城市与智慧规划任重道远,大有可为。

 

研讨与互动环节

    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者们就数字孪生城市的工作定位、智慧规划的实施步骤、各城市协同推进发展方法,以及地方实践的技术路径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互动。

    陈秉钊先生做了特别发言,他回顾了如何将计算机和地理信息技术引入城市规划领域的历程,鼓励规划行业的青年才俊,把握住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做好跨领域、跨学科的科学交叉,这是科学进步的关键。


    最后,吴志强院士总结了本次学术对话的主要观点。他指出:我们必须认识到数字孪生正在进行时,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未来的智慧化是个过程。技术进步要求我们,按照需求精准的比选创新组合,“不是技术来了就被动,我们要主动选择、精准创新,对需求导向的创新有深刻且专业的认识,这是极其重要的。” 今天“对话武汉”的这场学术盛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2023年中国城市在数字化、规划、空间层面的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更要跨代孪生,看到明天,推演未来!

    与此同时,本次学术对话的学术负责人兼主持人胡忆东主任对各位嘉宾的积极参与与精彩讲演表达了感谢。他表示各位嘉宾对数字孪生城市话题从理论、体系、技术等各种角度进行了探讨,既有着显微镜般的精细聚焦,也有着大长焦镜头般的广阔纵深观察。数字孪生城市是城市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新通道,有利于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有技术无智慧的困境,一方面需要从数字孪生的框架角度来进行思考和谋划,把机理和城市复杂性更好的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汲取典型示范城市的实践经验和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蕴育的诸多新型技术与应用突破都是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借鉴的。

    最后胡忆东主任寄语:“数字化、数字科技无处不在,在当前数字孪生城市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在各方面的推动下,数字孪生城市和智慧规划也在城市的创新和治理中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都是时代的参与者,也会成为时代的见证者,希望大家更多在一起携手合作,共同交流、共同探索、共同开拓专业和城市的美好未来!”

 

 

 

 

附录——数字孪生城市部分优秀案例

 

 

    案例一:武汉

    “城市是有机生命体,要树立全周期管理的意识,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路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武汉时对武汉的殷殷嘱托。对武汉而言,运用城市管理全周期理念全面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和数字化治理工作,正在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

武汉数字孪生城市平台

    高标准、快速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武汉市基于既有信息化工作基础,迅速开展城市信息模型(CIM)空间底座建设,目前形成了包括覆盖全域8569平方公里的地形地貌模型与二维空间底座、覆盖现状城镇1200平方公里的CIM2模型、覆盖主城区520平方公里的CIM3模型,和5万公里地下管线模型,以及重点区域、标志性建筑的超精细模型。通过与规划管理打通,实现了数据的自动收集、快速更新机制,建筑、道路等数据,会随着管理审批的行为快速更新至CIM底座中。同时,结合武汉市公安局 “一标三实”的地址码,武汉迅速实现了各项社会数据的建筑匹配,这样不仅是城市物质空间实现了数字孪生,城市人也实现了数字孪生。

武汉CIM空间底座

    以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长江新区等城市重点功能区为示范,开展数字孪生城市试点建设,探索串联规划设计、审批管理、建设实施和城市运营等各阶段的城市全周期管理路径。在规划设计阶段,以“规划同频、数据共享”为目标,从规划源头出发,在计算机中形成一个数字化的城市蓝图,用于管理过程中不断比对、反馈与校正。在管理审批阶段,以“管控同源、精准传导”为目标,在数字化的环境中,对项目设计方案的合规性、合法性以及空间风貌进行空间计算和数字化模拟,确保设计方案不走形、不走样。在建设实施阶段,以“建设同步、信息共造”为目标,综合运用BIM、VR等技术,施行多专业、多部门、多单位的协同设计、联动施动,有效节省基础设施工程投资约30%,缩短建设工期15个月。在城市运营阶段,以“运营同向,数字共生”为目标,目前已实现交通调度、管廊运维、区域安防、能源管理、公园管理等智能运营服务,正在建设设施运行、安全韧性、智能停车等城市“大物业”智慧管理系统。当前,武汉也正在将这一做法推广到武汉新城、中法生态城、鼓架山、南岸嘴等城市重点区域,进而为全面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武汉数字孪生城市应用场景

    创新性开展了城市计算与仿真研究,运用数据科学研究城市复杂综合体,通过数据融合提升城市感知能力,通过动态计算提升城市诊断能力,通过仿真模拟提升城市推演能力,以此实现城市数字化治理的技术路径,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和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以排水模型为例,汇集融合了5679公里排水管网、44.5万个排水节点、4.2万个子汇水区、134.5公里河道、28万个地面格网、39个湖泊、37个泵站、1092平方公里地表覆盖等专业数据,建立了产汇流分析、水库调度、河网动力等多个数学模型,可模拟雨水从降落到抽排的全过程。经过4次强降雨的实测对比,准确率在75%以上,基本满足了使用需求,可用于提升城市安全韧性能力。

武汉数字孪生城市计算与仿真研究

 

    案例二:北京

    伴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数字产业飞速发展,为传统规划行业带来数字化转型和行业变革的机遇。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如何把握数字科技发展动能,是值得深思和回应的重要命题。对于规划而言,数字技术的赋能,不仅让规划从业者甩开图板,而且可以实现对于城市区域状态的全面认知、对于规划体系的高效管理、基于模型运算的科学决策,以及对于实施过程的精准管控。在数字技术驱动的规划转型实践中,北规院深远谋划数字化创新总体方案,通过贯通式的思考,审视全局,形成“科技创新”和“规划创新”双轮驱动,以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为引领,统筹推进规划智慧化转型的四大体系,通过完善组织创新建设、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强化数字治理能力、打造数字城市场景、建立“感知-认知-推演-决策-监测”的技术链条,加快推动新一轮的行业赋能,驱动规划创新发展。

北京数字孪生城市建设范式

    北京市在城市智能计算的理论与方法层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通过数据汇聚、展示发布、安全服务、资产管理等方面,持续提升数据的服务附加值,积蓄发展新动能。在此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系列学术和实践经验,沉淀出数字孪生城市操作系统(DCIOS V1.0)。系统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创新:1、大场景计算渲染。采用自主可控的三维引擎,支持双精度浮点坐标,具备模型动态加载技术、切片服务多尺度调用等技术,满足北京1.64万平方公里三维场景、500万栋模型高帧率加载。2、多源大数据存储。系统存储了北京150平方公里的精细化模型,六环内2267平方公里的倾斜摄影模型,全市500万栋建筑模型的二维和三维数据,实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张图、实施一张图和运营大数据存储。3、多模型数据融合计算方法,可以实现不同数据种类之间的综合分析。可通过空间编码技术实现模型预数据相结合的分析计算。除了多模型的数据融合,系统集成了AI大数据分析模型,应用于用地、交通、市政、智能等领域,辅助规划决策。4、系统采用云渲染推流的方式,无需安装客户端,让普通配置的设备都能流畅访问,同时也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在信创方面,数字孪生操作系统适配国产软硬件、国产GPU、国产操作系统、国产数据库和服务器。数字孪生城市操作系统面向城市、园区等领域的需求,注重数据应用和可视化技术的平衡,以数字智能技术助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的一体化服务。5、系统融合复杂系统模型、智能计算、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智慧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与体系构建等领域专业模型,全面部署科技攻关战略,围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流程,有效提升城市治理的协同效益。

    应用场景实践方面。面向智慧规划,利用三维数字孪生场景接入规划方案,建立城市模型。将规划方案定位于现实环境中,通过动态交互的方式在虚拟三维环境中全面审视未来城市的设计空间合理性,并评估规划设计实施对现实环境的影响。面向智慧建设,提高审批管理全流程数字化水平。平台支持项目规划设计多方案比选分析,自动结合规划条件审查方案指标。实现工程项目智能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面向智慧管理,提高资源要素和土地利用率。结合三维孪生场景,通过统一接入BIM模型数据和运行状况实时监控数据,利用轻量级SaaS服务实现城市对用地、楼宇、企业资产底账动态管理。

    基于多年的技术创新研发与规划数字化转型探索,“孪生张家湾·智慧小镇”作为北规院首个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实践项目,先后荣获“2021年度全国数字孪生城市典型案例与潜力案例大奖”和“2022年IDC亚太区智慧城市大奖‘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类别最佳智慧城市大奖”两项业内大奖。以张家湾小镇为起点,北京市先后在丽泽金融商务区、首都功能核心区、中关村朝阳园、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地区,以数字孪生平台建设贯穿对于智慧规划的思考,开展动态仿真建模,构建孪生城市的工作体系,借助可视化、精细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和社会综合治理。遵照国土空间基础平台技术标准与规范,为城市基础运行平台提供技术试点。

北京数字孪生城市信息平台建设

 

    案例三:上海

    上海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也是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应用的典型案例之一。上海数字孪生城市项目以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监测、应急管理等为重点,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模拟城市的各种情况,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例如,在交通管理方面,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城市交通情况,预测交通拥堵情况,并提供最优的交通路线,从而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2022年8月,临港数字孪生城成为了上海首批数字化转型市级示范区,旨在通过数字孪生城示范区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孪生城建设经验,带动其它新城数字孪生技术的普及,加快新城数字化转型进程。临港新片区的规划理念是建设高品质城市、营造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以人为本”是临港新片区建设的重要理念,新片区的主要工作是导入人口,吸引年轻人到临港就业、工作与生活。为了更好的营造年轻的城,陈书记提出发布更加优惠的政策,搭建更丰富高水平的事业发展平台,建设更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强化更丰富的休闲功能。实现高品质城市建设离不开城市数字化赋能,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是年轻人的城重要的内容载体。

    目前,临港以“筑基、强数、赋能和创制”作为总体建设思路稳步推进“数字孪生城”建设。城市建设领域也是我们现阶段建设的重要业务应用赋能场景,更是临港“数字孪生城”完成从物理空间向数字空间完全映射的基础场景。数字孪生天文馆是临港重点挑选的实现数字孪生新技术实施的场景,通过单体项目中实现数字孪生最近技术的集成落地,完成了技术论证。为了更加有效的实现城市建设的应用场景落地,主要还是围绕着国际协同创新区开展应用场景建设。落实到具体的建设项目上,目前临港在场景建设方面,在着力打造“规建管”应用平台,基于需求,建设方案协同设计、区域动态统筹、项目合规审查和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四个具体应用场景。

上海临港新区数字孪生城市基础平台

上海临港“规建管”应用平台建设

 

    案例四:深圳

    为建设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城市典范,深圳市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等重大历史机遇为契机,通过全面深化BIM、CIM技术应用,推动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自2016以来,前海先后开展了城市级BIM应用、BIM标准体系建设以及BIM三维行政审批建设工作。相关成果多次荣获海内外专业领域奖项,“深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数字化改革”成果入选2022年度深圳市优秀改革案例。

深圳前海数字孪生城市_CIM平台

    前海聚焦政府引导,加强BIM技术推广应用,筑牢了数字化底座。自2016年以来,前海积累了178个项目级BIM模型,包括总建筑面积达1000万㎡共296栋单体建筑模型、221公里地下管网模型等,并创建整合了地质、实景、规划三大基础模型,构建了前海共享式城市三维数字底座。

    前海聚焦规划引领,系统谋划前海BIM发展思路。2021年6月,编制出台《前海BIM技术应用推广发展规划》,坚持“强制使用与鼓励引导”相结合,明确BIM建设目标、实施路径,为实现前海BIM标准化、集成化、创新发展奠定扎实基础。这项规划获得2021年度“创新杯”智慧城市类特等奖。

    前海聚焦标准先行,高水平编制开放格式的BIM标准体系。 2021年,前海率先基于国际开发格式IFC(建筑业国际工业标准)形成了6部BIM标准及导则,主要为《数据存储标准》《审批子模型标准》《语义字典标准》《轻量化存储导则》《数字化审批导则》《审批协同导则》。其中《数据存储标准》(编号SJG114-2022)已于2022年6月15日正式实施。前海BIM标准体系为前海工程项目“无图设计、无纸建造、一模到底”的数字化交付和智能化审批夯实了基础,助推了前海多端实用、多端适配的数字规划管理的全场景应用。

    前海聚焦应用主导,打造前海数字孪生城市CIM平台,构建多元化应用场景。前海遵循深圳市CIM“两级平台、四级应用”的统一架构,充分利用BIM/GIS、VR仿真、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内容为“1+1+1+N”的前海数字孪生城市CIM平台(1个三维数字底板+1个基础平台+1系列配套工具+1套配套基础软硬件+N个CIM+应用)。开展了三维规划设计管控、设计方案比选、用地规划、城市风貌评估等智能规划和建设场景应用,推动前海全区域全要素数字化转型,开启了规划协作、建设协调、运营管理和城市治理的数字化、立体化、可视化及智能化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相关成果获评2022年度深圳市优秀改革案例、广东自贸试验区2022年最佳制度创新案例。

深圳前海数字孪生建设概览

深圳前海“规建管”数字孪生应用实践

 



鄂ICP备1200144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267号